提及電纜,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如果說到電纜截面積的選擇方法,可能不少電氣人員都是云里霧里,尤其對于一些電氣初學者更是一問三不知了。我們都知道電纜一般是指由幾根或幾組導線(每組至少兩根)絞合而成的類似繩索的電纜,每組導線之間相互絕緣,并常圍繞著一根中心扭成,整個外面包有高度絕緣的覆蓋層。電纜作為電能或信號傳輸裝置,是電力中用量最大的設備沒有之一。電纜有五大種類,其中電力電纜在電力系統主干線路中是用以傳輸和分配大功率電能的電纜產品,常用于城市地下電網、發電站引出線路、工礦企業內部供電及過江海水下輸電線。那么,問題來了,電纜截面積應該怎么正確選擇?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科學簡單的電纜截面積選擇方法。不同的場合,共有四種方法。看完文章希望能給廣大電氣人員一些參考。
? 方法一:按照長期允許載流量選擇
為了保證安全和電纜的使用壽命,通電后的電纜溫度不應超過規定的長期允許工作溫度,聚氯乙烯絕緣電纜為70度,交聯聚乙烯絕緣的電纜為90度,根據這一原則,很簡單的查表選擇電纜就很簡單了。
舉例說明:
某廠變壓器容量為2500KVa,采用10KV供電,若采用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在橋架中敷設,電纜的截面積選擇多大的?
第一步:計算額定電流2500/10.5/1.732=137A
第二步:查電纜選型手冊得知
YJV-8.7/10KV-3X25載流量為120A
YJV-8.7/10KV-3X35載流量為140A
第三步:這里選擇YJV-8.7/10KV-3X35的電纜載流量大于137A,理論上就可以滿足要求了,注意:這種方法不考慮動穩定和熱穩定的要求。
? 方法二:按照經濟電流密度選擇
簡單的理解經濟電流密度,電纜的截面積影響線路的投資及電能損耗,為了節省投資,希望電纜截面積小一些;為了降低電能損耗,希望電纜截面積大一些;綜合以上考慮,確定一個合理的電纜截面積,稱為經濟截面積,對應的電流密度稱為經濟電流密度。
方法:按照設備的年運行小時數,查表得到經濟電流密度。單位:A/mm2
舉例:設備的額定電流為150A,年運轉時間8000小時,銅芯電纜截面積選擇多大的?
根據上表C-1可知,8000小時,經濟密度選擇1.75A/mm2
S=150/1.75=85.7A
結論:我們根據電纜規格可選擇的電纜截面積為95mm2
? 方法三:根據電網壓降選擇
當我們用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選擇出的電纜截面積,如果電纜很長,運轉和啟動時會產生了一定的壓降,設備側的電壓低于一定的范圍,會導致設備發熱。
根據《電工手冊》要求,400V線路的壓降不能低于7%,即380VX7%=26.6V,壓降計算公式(此處只考慮純電阻性壓降):
?U=I×ρ×L/S S=I×ρ×L/?U?U壓降 I為設備額定電流 ρ導體電阻率 S為電纜截面積 L為電纜長度。
舉例:380V設備額定電流為150A,采用銅芯電纜(銅的ρ=0.0175Ω.mm2/m),要求壓降小于7%(?U=26.6V),電纜長度600米,電纜截面積S選擇多大?
根據公式S=I×ρ×L/?U=150×0.0175×600/26.6=59.2mm2
結論:電纜截面積選擇為70mm2。
? 方法四:根據熱穩定系數選擇
1、對于0.4KV電纜在用空氣開關進行保護時,一般電纜都能滿足熱穩定要求,不用按此方法去校驗。
2、對于6KV以上電纜,用上述方法選好電纜截面積后,必須按下面的公式校驗是否滿足熱穩定要求,如不滿足,需選擇更大的截面積。
公式:Smin=Id×√Ti/C
其中Ti為斷路器的分斷時間,取0.25S,C為電纜熱穩定系數,取80,Id為系統三相短路電流值。
3、舉例說明:系統短路電流為18KA時,電纜截面積如何選擇。
Smin=18000×√0.25/80=112.5
結論:如果系統短路電流達到18KA,即使設備額定電流再小,電纜截面積應不小于120mm2。
青島華強電纜是一家專注生產電線電纜的廠家,公司生產的華宇牌電線電纜各項性能均達到國際電工委員會和國家標準的要求,主導產品有:鋁合金電纜、交聯電力電纜、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控制電纜、計算機電纜、礦物絕緣電纜、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等多種型號電纜,還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加工定做需要的特種電纜。
頂部